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为满足广大信众的闻法需求,天津大悲禅院开办“周末讲堂”弘法课程,以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,爱国爱教、正信正行,践行人间佛教思想,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,秉持“关怀众生、契理契机,正念觉知、安顿身心”的教学宗旨,利用周末假期讲经弘法,带领大众深入经藏,树立正知正见。
道润法师主讲
《心性法学修次第之概述》
5月13日,大悲禅院第八期周末讲堂开讲。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“如来禅”和“祖师禅”的本源和意义,以及其别称种类、心、性之体用、开合关系为契入点,更为详尽的阐明契入祖师禅的入门之方便,进一步强调以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为参禅之究竟;以明自本心,彻见本性为参禅之目的,让信众对心性与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道润法师开课引用《楞严经》中“我等今者,二障所缠,良由不知,寂常心性,惟愿如来,哀愍穷露,发妙明心,开我道眼?……吾今为汝建大法幢,亦令十方一切众生,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。”
这段话,讲的就是“心”和“性”的关系:法界真理,但惟一体。自其“本寂”(本不动摇)而言谓之“性”(为心之体,无染净生灭之分),自其“本觉”而言谓之“心”(为性之用,有染净生灭之别)。性者,心之体。心者,性之用。二者不一,也不异,性如水,心如波。迷悟虽有差,本性则无异。如黄金是一,但可制耳环、戒指、手镯等各种不同之金器,故金器虽异,实一黄金体。当我们证到自性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不生不灭,本自清净,本来具足,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。在日常生活中妙用无穷,却无一法可得,然后绵密保任,调服习气,最终大彻大悟,明自本心,彻见本性。
佛法东传至汉地,太虚大师概述为“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”。在禅宗史上,一般称慧能一系的禅法为南宗禅,一云“南顿”;称神秀一系的禅法为北宗禅,一云“北渐”,故有“南能北秀”或“南顿北渐”之称。北派数传即衰,独南派盛行不替。因此后世的禅宗,均属慧能一系。
禅宗主张不论禅定解脱,须自见本性,凡落言诠皆是错误,起心即乖,动念即错。所谓: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。
古德说:即心即佛,无心是道是参禅入门之方便。所谓即心即佛者,以离妄念,唯证乃知。无心者,无一切妄想心,非无灵明觉知心。无心,是认识到心自己和它所认知下的一切,皆是幻化,无有真实——心无自性,身无自性,一切无有自性。当我们对心有这样的认识,或这样认识心及心世界里的一切,便称无心。而这样的无心状态下的所见,自然就是道。
最后,法师开示契理契机的修行先决条件:一是深信因果,需知如是因感如是果,因果相应乃必然的道理。二是严持戒律,修行首要持戒,若不持戒而修行,无有是处。三是信心清净,《金刚经》说“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”。四是决定行门,信心清净,一门深入,明自本心,彻见本性。